“医者有德百人敬万人回春,医技求精非遗成万代传承”,是赵氏中医正骨第二代传承人赵秀崇刻在自家亭子里的“富秀铭”,也是她留给子孙行医的家训。赵氏中医正骨是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赵秀崇,中医医师,赵氏中医正骨的传承人,洛阳市民间知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赵氏中正骨“代表性传承人。洛阳市西工区卫生局先进工作者。
赵氏中医正骨历经百余年的历史,在第一代创始人赵凤仪的传授下,目前在第二代传承人赵秀崇(赵凤仪之小女)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于2009年12月10日得到了国家的认可,获得了《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证书。
赵秀崇医师一生低调做人,热情服务,技术精益求精,学现代的科学,用过去纯正的中医手法,做到中医与科学相结合,对患者是手到病除。从1983年自己行医至今,为数以万计的患者治愈,并总结出一套更简便易行的手法。
擅长治疗:诊治骨伤、骨折、脱臼、颈椎、腰椎、跌打损伤、骨关节损伤后功能障碍等,赵氏中医正骨主要依据中医的望、闻、问、切,加之摸查法,测量法,和必要的X光片来诊查。
同时结合中医八纲脏腹,经络,气血,面色等辩证方法综合排查,从而得到准确的诊断结果。赵氏中医正骨的治疗,在融合摸、接、端、提、推、拿、牵拉法的基础上结合患者实际状况灵活运用。并在实践中结合了足蹬法弥补手臂力量不足的缺点,将复杂的理论结合于实践。
赵氏中医正骨一传承与发扬
赵氏中医正骨在第二代传承人赵秀崇的引领下,第三代传承人吴铭赵秀崇之子、吴艳美赵秀崇之女及赵风仪的子孙后代,一直以来长期从事赵氏正骨事业,甘愿在博大精深的老中医文化领域里不断发展、探索,积累更多的临床经验和医技,为更多的患者解除病痛竭尽毕生精力: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赵氏中医正骨”的医术得到真正的传承和发扬,给更多的病患带来福音!为患者所想,使用多年积累的临床经验,在患者“痛苦小、见效快”的治疗基础上,做到更加人性化,尽善尽美的在医学领域发挥出更大的贡献。
生命有涯,健康无价。赵秀崇医师以医德立身,以传承医疗新技术、新手段为己任,为大众的生命与健康筑起一道全新的堤坝,也树起一位医者的优秀典范。她为人类的健康而努力地奉献着,用行动印证着所秉承的医道精神和价值取向,在社会各界羸得尊重,在群众中赢得良好口碑,为骨伤患者作出更大的贡献而努力奋斗!
赵氏中医正骨-主要价值
1、较高的医学价值:以望、闻、问、切“四诊”,摸査、量查、X射线检查为基础,在中医正骨八法基础上,传承了祖传“足蹬法”秘方,为我国骨伤科的发展提供了较高的医学研究价值。
2、较好的实用价值:在传承传统小夹板固定和小压垫应用的基础上,根据不同部位顾上情况制作出相应形状的硬纸夹板,开创了用纸夹板固定正骨的先河。
3、较广的社会价值:遵循“不分贵富贫贱,一视同仁,救死扶伤”的宗旨,为提高人民健康的水平做了大量工作,被百姓所推祟:也是对普通老百姓“看病难,看不起病”的补充:其服务范围不断扩大,不仅为当地患者提供了方便,也为外区县外省市寻诊的患者给予了很好治疗。
4、良好的文化价值:赵氏中医正骨技术采取纯中医手法,蕴藉传统儒道传统哲学文化和体术文化精髓,见证了近代以来中医正骨技法的演变历史,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传承价值。
赵氏中医正骨在摸、接、端、提、推、拿、牵、拉的基础上,结合患者实际状况灵活运用正骨手法,并以足蹬法弥补手臂力量的不足,将复杂的理论应用于实践。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作者本人提供,发布本文为挖掘中医药防治、疗法,促进中医药创新发展,不做个别诊断、用药和使用的根据,不能替代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的建议,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