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项目申请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创新项目征集 > 创新项目申请

项目名称:中医智能定位脉象采集仪

更新时间:2024-10-30 14:36:54点击次数:430次
所属领域
创新产品类  
创新点或示范作用

本产品原创性地研发人体腕部脉搏搏动点自动定位模块,通过采集大量不同类型人群腕部图像和背景图像作为桡动脉关键区域数据集。标注格式为旋转目标检测通用格式xywha,训练网络为在主流目标检测框架YOLO的基础上增加角度预测分支,实现腕部桡动脉关键区域的智能识别。在图像像素坐标系规划脉诊臂采集路径,并将路径从像素坐标系转换到世界坐标系,控制脉诊臂采集,实现脉诊的智能采集。

本产品创新性地将神经网络应用于中医脉象特征提取。本产品将采集到的脉数据与医生对脉特征的分析结果相结合,建立从图像、压力点列等原始数据中提取到的标准化数字信息与中医诊断特征的关系模型,用以准确提取设备采集数据的中医健康信息,如脉型信息等数据,为中医辅助诊断决策模型提供技术基础。

基本信息

一、推荐单位: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医药产业创新发展促进工作委员会 联系电话:010-83393713

二、项目介绍:

中医脉诊是中医的典型象征,也是最难掌握的中医诊断方法。中医智能定位脉象采集仪源于国家工信和药监联合发布的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创新任务揭榜,智能中医诊疗产品-中医智能舌面脉采集分析系统项目。此项目于2024年被国家工信和药监评审为揭榜优胜项目。在智能中医诊疗产品方向,仅有四个项目获此殊荣。

本产品是行业内首个通过视觉识别定位判断脉位,配合机器触觉感知方式进行桡动脉寸、关、尺三部脉自动采集的脉诊产品。内置软件中具有的人工智能算法,可实现脉波实时判断,脉位自动定位和加压采集,可为中医师进行临床诊断提供更准确的客观依据。

三、关键技术:

(一)适用范围:用于脉象信息智能采集、智能特征数据提取,智能分析、管理、储存、生成报告,为中医诊断提供辅助参考依据。

(二)主要功能:

1、以视觉定位、触觉感知的方式,实现桡动脉寸、关、尺三部脉的自动定位和加压采集。

2、智能进行脉象分析。

(三)关键技术指标:

1、机器视觉完成脉位自动识别,平均AP@.5可达0.91。

2、去除伪周期脉搏数据,实现对同一采集位置浮、中、沉、伏脉象自动采集。

(四)专利情况介绍: 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专利类型

专利名称

申请号

授权日

发明

脉搏波特征参数的获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ZL202210811928.2

2022.11.1

实用新型

传感器组件以及脉诊臂

ZL202321107371.0

2023.10.20

实用新型

脉诊臂

ZL202320951235.3

2023.10.13


四、推广前景:

(一)国内外同类产品(技术)对比优势 : 目前中医智能化的研究中主要以国内的研究为主,国外研究较少。中医脉诊技术与四诊相关产品类似,技术难点在于采集和智能分析两方面。目前国内脉诊设备一般靠使用者找到脉搏跳动位置,将脉诊采集头放置在脉位旁,然后操作软件进行采集。

本产品通过视觉识别辅助触觉感知技术,可以降低使用者的资质要求,减少使用者由于主管因素影响造成的取脉位置不一致,影响取脉准确性。

智能分析方面,目前大多产品可自动进行浮中沉自动加压,加压逻辑在于采集压力及时间到达预设状态时即向下加压。本产品人工智能技术可实时监控脉波情况,自动判断脉波稳定性,在稳定后进行脉波的保存并执行下一个取脉压力的采集。

(二)推广应用情况:医疗领域,本产品刚刚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暂无应用情况。

五、协助需求:产品推广、对接研发合作